第四百二十二章声直上、蟾蜍窟(四) (第2/2页)
“是,皇上。”
“李长庚,你就多担待一点,物资的储备,还是要挤出一点支援给复州的。”
“是,皇上。”
······
一连窜的命令下达,实际上都是已经形成了大概的共识。
其中只是有些细节上的东西,需要好好的处理,其他的都已经无关大局。
在已经适应了高强度的朝廷运转之后。
面对这种不是很大的物流转运,和各种的安排,大明如今的朝臣算是锻炼出来了。
而与此同时。
远在盛京的皇太极,却是发着无名之火。
火枪的图纸有了。
工匠凑合着也能够凑出一支能够勉强锻造火器的队伍。
只有铁矿石的需求是个无底洞。
他就是砸锅卖铁,也只能勉强打造出来不多的火枪,练手的残次品多的不行。
为此,整个盛京,都没有人再吃上过一口炒菜。
若是不是住着的房屋,看起来很文明的样子。
不少人都还以为,再次回到了那种茹毛饮血的年代。
“说吧,火枪是在那个地方丢失的?”
皇太极手中的每一支火枪都是有数的,正因为稀少,所以在显得珍贵。
朝堂和大明的布局都差不多,却没有大明的那种堂皇大气。
就像是大明的朝堂是蛟龙穴,而建奴的朝堂就是蟾蜍窟,根本就没有可比性。
代善依旧站在了最前端。
“皇上,这件事情,其实是臣的错。”
代善一直在低着头,只有杜度没有办法的站了出来。
他是奉命守在镇朔关的牛毛寨和咸镜北道的祖大寿,进行互市的。
“你还知道错,为了锻造火枪,你知道现在有多少人,吃不到多好的饭菜了吗?”
皇太极眼看着自己的事业,就要有起色了,也一直都是在悄悄地发展着自己的实力。
然而千防万防,就是没有防住,自己的这些贝勒们的胆大妄为。
“说吧,火枪是怎么遗失的,在什么地方遗失的?”
已经吃过了面对火枪的亏,皇太极不认为,有谁能够战胜的了火枪的打击。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除非是不走运的遇到的大明的火枪兵。
可大明的火枪兵,还在辽河以西,根本就没有过河。
“我那些手下,运气不好遇到了大明的火枪兵,就在旋城附近,遭到了突袭,所以······”
说着说着,就连杜度都觉得而不可思议。
皇太极更是无语,真是怕什么,就给他来什么。
这他还保密什么?
还有就是,大明的火枪兵,是什么时候越过山岔河口的?
又是什么时候,跑到了他们的侧面的?
不少的疑问,让皇太极心头发懵。
情报他们也有人在做,可到目前为止,根本就没有任何的进展,武将和文臣,忽然都不喜欢银子了。
这就让他做情报的手下们很难办。
“说吧,为何在镇朔关的士兵们,会跑到旋城去。”
距离这么远,说是打猎都不可能,难道是队伍中有叛徒,或者是大明的密探?专门去给大明送情报的?
“其实这件事,是这样的······”
在接任了镇朔关,开始和祖大寿交易之后。
一个偶然的机会,让他发现,祖大寿手底下的士兵们,正在渐渐的更换兵器,所使用的都是最新打造的精铁武器。
这个发现让杜度大吃一惊。
随后经过了多方交流,刚刚从祖大寿的手中购买了足够的铁矿。
在想要知道忒狂的来源之时,杜度也是用尽了手段,奈何祖大寿机警的很,一直推说是从大明运送过来的。
最后没有办法之下,就打算在交易之后,跟随着商队,想要看看到底是哪里来的路子。
或许是被人发现了。
才会一路走到了旋城附近,也是不走运,刚好遇到了刘兴祚带兵攻打旋城。
一番激烈的战斗过后,因为他手下携带的火枪,根本就没有大明的多,根本就没有战斗几下,瞬间被击溃了队伍。
而走运的则是,这一支大明的军队,没有战马,才让战败的手下们,连滚带爬的跑了回来。
“按你的说法就是祖大寿的手中有铁矿?”
皇太极瞪大了眼睛,完全保持不住自己的威仪。
实在是精铁已经成了他们大清的执念了,一直以来都羡慕大明有着广袤的徒弟,有着数不清的铁矿和粮食。
现在老天爷是不是已经开眼了?
让他们大清,也有机会享受到铁矿的好处?
此时朝堂上,没有人能够保持住自己的冷静,都是眼神热切的看着杜度,也没有人为他的失败,为他手下人丢失了火枪而愤怒。
在他们想来,火枪没了可以再造,铁矿可不是常有的。
“臣猜猜,祖大寿应该是在朝-鲜找到了一处铁矿,要不然凭着他的位置,大明不会有谁会和他交易。”
杜度的话还没有说完,皇太极就从皇位上走了下来。
拍着杜度的肩膀,语气莫名的道:“有这样的一个好消息,为何不早点告诉朕?”
“臣,也是因为这个消息,连回盛京的。”
皇太极认真的看了看杜度,仿佛是想要看出杜度说的是真是假。
良久收回了视线。
隐晦的看了代善一眼,才看向了其他的贝勒们。
“诸位准备好了吗?大明咱们打不过,小小的祖大寿,诸位可不要告诉朕,你们也打不过。”
皇太极一开始是想要和祖大寿交易的。
然而,现在有了铁矿,那就必须换一种谈判的方法,而战争从来是最快的,也是最省心的。
而且祖大寿的位置,就在咸镜北道。
就在他们女真部的边上,大明的军队即便是再厉害,也是鞭长莫及。
合该他们大清崛起。
“领兵备战,这一次有没有问题?”
在皇太极热切的,在朝堂上,不顾礼仪壮大士气的时候,心中想的则是阿敏。
一连打败了好几次朝-鲜国主李倧,却都是只拿了一点粮食和赔款,完全都是放弃了最大的好处。
若是当时,就已经发现了铁矿,他们大清是不是早就打进了山海关,占据了大明的京师?
“皇上,臣等一切听皇上安排。”
眼见着终于有利可图,并不是像前几次那样,损兵折将不说,见不到任何的好处。
此时所有人都想着,自己怎么才能分一杯羹。
那可是铁矿啊。
(本章完)
乐文